本文由北美工程师求职顾问原创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现在做的主要的工作?
我毕业后在雅虎工作几年,现在在一家湾区的创业公司,做后端的开发。因为公司比较小,前端也做一些,主要后端全都是我在做,总的来说属于fullstack吧。
您提到在大公司小公司都有经验,您觉得这个大公司小公司工作感觉上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体会呢?
对,其实感觉还是挺不一样的,如果要是在大公司,感觉就是是所有东西都非常成体系,公司的构架也比较成熟,然后里面的技术栈也都比较成熟,而且大公司用的东西,工具可能都更偏向于自己开发,什么都是自己做了一份,而不是用外面的开源资源。
比如说雅虎的所有的内部软件全是Y打头,那就是雅虎自己做的,包括电力系统都是自己写的。整个软件开发流程是相对固定的,因为已经有这么多年的积累和流程,怎么样能够更方便更快速开发,有很多前辈铺的路。但是小公司这方面,大部分工具都是在用开源,自由灵活很多,但是会经常坏。
你当时选择的时候为什么选择的小公司没有选择大公司?
在大公司的话你的眼界比较局限,如果你在某个组工作,有非常少的机会接触到你本组以外的人。每天的日常也就是跟你的老板和老板的上司一级打交道。最多会和临近的组有一些技术合作,但是基本不会跳出你这的小圈子。
小公司的话因为人非常少,那大家就基本都集中在一起,就会有很多互动和合作。大家都聚在一起,与其他很多组的合作就变得非常密切,比如marketing,甚至CEO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很轻松的就可以接触到,然后可以沟通很多事情就很快,而且更方便。
然后另一方面就是大公司在薪水待遇方面比较体贴。毕竟拿着股东的钱,医保健身吃饭股票样样可以照顾。但是小公司在待遇薪资各个方面就会差一些。因为如果它没有盈利或者还没有快要上市之前,它都是一个比较艰难的状态。因为他需要用很少的钱来招很好的人并且保持很高的工作强度,所以说它很难给你一个很好的薪水和待遇,它能给的就是干股了。
第二嘛,就是小公司未来上市或者被高价收购的话,这个是要比你待在大公司的工资和奖金什么各方面多多了。然而更重要的是,小公司个里面可能活到被收购的也就一两个,小公司失败的概率是很高的,但是好处也就是你会觉得有一点盼头,如果要是万一公司发展好了,自己在经济方面的回报还是很丰厚。
我知道您是转专业的,在转专业的情况下,简历是如何构建,并且丰富的?
首先需要登陆各大公司了解你要找的职位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接触培养这些技能。
对于在校生来说,机会是很多的。你可以去旁听一些课,然后跟着把他们的作业也做一做,或者说你自己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公开课,然后把公开课里项目做一做。总之呢,就是要尽量接触自己知识体系以外的东西。然而最好的,是你能找到一个相关实习,这个会对日后找工作有质的帮助。
还有一点其实很重要的,就是你个人对这个工作的兴趣。即使大家都知道CS专业好找工作,但不是说所有人都合适一股脑往里扎。有时候进来了,做起来事情很煎熬或者你不喜欢,不如早早另辟蹊径,不然对人生,对心情都有很大影响。对于工程类型的毕业生,可能转起来还是比较可能,可是如果你是偏文理类型的专业来转,这样的阻力会比较大,而且这条路也不一定就会做的开心。总之,兴趣为主,理论为辅。多参加相关课程和项目,随时留心。
通过这些年的工业界经验,有什么特别好的你觉得学弟学妹们需要培养的技能?
我想说就是在工作之前可以更多地去接触各个方面的知识,如果你在学校里可以把指示面广度拓开那就非常好,这样子你找工作的时候知道自己更想要做什么,而且在参加面试的时候,更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这样你会对用人公司的需求有一个主动的了解。
还有一点就是协调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哪里都少不了,尤其是startup要做很多合作,crossfunctional的活。技术实力和软实力五五开,千万不要觉得技术强了就一切OK。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情况,比如说,你怎么能和你的同事和老板关系搞好或者怎么样说能把一个项目做成做好,等等。你技术很好也不见得一定能把事情做好,怎么展示自己,说服别人,这些都是真实工业界需要培养的技能。
还有就是选对方向,这个也是不容易。也许现在非常热的方向,过一两年你毕业的时候就不是很火了。要通过与人交流,多多接触各行各业,从中发现未来可能火爆的方向,但是大家都不能开神视角,所以这个也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
这两年就是AI和ML大火我觉得这个方向的确还有很多潜力深挖,如果决定对这个方向有兴趣,不如多多听一些网络公开课在这个方向上发展一下。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时间倒回你上学的时候,当你遇到你当时的自己,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永远不要满足现状,要做就做最好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有时间和认知的局限性,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想十分就有十分的,所以一定不要停止对优秀的追求。一个在当下最好的选择,那么相信它就是最好的,可你时时刻刻都要有危机感,无论当下的选择有多么好,它不会永远都是最好的。
导师对于学生秉着因人受教的原则,
如果你也想直接联系文中主人公,
请加小助手,回复“Ma导师”
往期导师访谈精选:
软件工程师
PwC
数据工程师
Tesla
Oracle
eBay
机械工程师
AppliedMaterial
Tesla
Philips
Bosch
FaradayFuture
硬件工程师
Apple
Ora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