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院是经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的首批两所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也是全省高等院校三个省级试点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专任教师4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25人,硕士生导师10人。在校生共4个年级55个班级人,已培养毕业生10届共人。学院设有软件工程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2个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并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院已被确立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软件人才培训基地”、“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和“哈尔滨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
软件学院以培养实用性的应用型、工程型人才为目标,突出体现多层次、复合型和国际化,专业特点鲜明。以社会需求和“主流技术岗位目标需求”为导向,形成了“2年基础理论教育,1年专业知识教育,1年校企联合实践培养”的“2+1+1”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强基础理论培养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强调能力本位;实行动态教学计划,突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课程设置遵循学科基础课扎实化、专业基础课工程化、专业课社会需求化的基本原则,随时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调整;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教师和企业资深专家、工程师授课,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企业合作培养软件人才;积极探索“定制式”就业新模式,安排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被确立为“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参加的教研项目《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教研项目《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以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获黑龙江省首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质量集体奖和个人奖。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学院拥有3个多媒体基础实验室、1个Unix环境下Oracle数据库实验室、1个Linux开放源代码实验室、1个SOPC实验室、1个与美国Altera公司建立的EDA/SOPC联合实验室、1个与海尔软件公司建立的智能家居联合实验室、1个自制研发的开源物联网实验室、1个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计算实验室、1个基于ARM平台和FPGA平台的嵌入式实验室、1个基于Synopsys的数字IC设计实验室和1个基于Cadence的模拟IC设计实验室,并配置了多种先进的正版实验软件和教学软件,保证了实验室技术水平的先进性。另外,学院已建立起特色鲜明的“两段式”工程实践体系,建立了校内以真实环境为背景的实训中心和校外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分别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注:学院每年选派30余名优秀学生到台湾“中华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
专业简介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本科,四年,理工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也是黑龙江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和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专业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以软件企业“主流工作岗位目标需求”为导向,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宽广的人文社科知识,以及深入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满足软件产业或行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突出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成为软件开发、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产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人才。本专业实施“定制式”就业模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主要课程:数字电路及逻辑、模拟电子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片上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过程、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创新实践等。
专业方向:软件开发JavaEE技术、软件开发.NET技术、嵌入式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计算软件开发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到科研部门和中、高等学校从事软件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合到各种计算机或软件公司、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应用及产业经营管理工作;可以继续攻读软件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四年,理工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高层次的现代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计算机、通信、家电和其他电子信息行业为应用领域,培养既具有系统知识,又具有现代集成电路设计及验证理念,掌握微电子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能胜任集成电路和片上系统(SOC)的设计、验证、测试、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等工作的新型交叉复合型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教学中主要采用国内外最新教材和双语教学,聘请国内外知名教师和企业资深专家、工程师授课。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的基本知识、现代EDA工具的开发和使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过程知识、集成电路设计、验证与测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集成电路设计、验证、测试和制造等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流利阅读和翻译外文资料的能力及用外语进行书面、口头信息交流的能力。
主要课程:电子电路、数字电路与数字系统、微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片上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数字信号处理、ASIC设计、数字IC设计、模拟IC设计、版图设计、逻辑综合技术、测试与可测试性设计、集成电路验证技术、晶体管原理等。
专业方向: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验证、集成电路测试、集成电路制造等领域从事电路及软硬件开发、设计、制造、设备维护等工作。
学院 法学院前身是设立于年的人文学院法学专业,年组建法律系,年7月成立法学院。学院现设有法学本科专业,拥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法学院以“传承人文,守望正义”为院训,以“培养法律人才,服务地方发展,促进法治昌明”为方向,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各个方面稳步推进,形成了一支富于生命力的和谐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2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1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9%。学院还聘请国内重点院校的知名学者和司法实务部门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参与教学科研,助力学科发展。法学院下设民商法教研室、诉讼法教研室、基础法学教研室,拥有现代化的模拟法庭、调解室、网络实验室、法律诊所、法律服务中心、法律实务模拟平台及馆藏万册图书的资料室。
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多年来,学院致力于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合作,是哈尔滨市南岗区法学理论研究基地、“和谐南岗共建基地”,并与省内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政府法制部门、仲裁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街道、社区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院注重法律专业对社会的服务,大力开展法律诊所教学与实践,学生通过法律诊所深入社区亲自代理案件、化解纠纷,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法律诊所的法律服务也受到新闻媒体的
法学院以培养实践能力突出、具有理工特色、充满人文精神、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为己任,努力为法学教育事业和法治国家的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专业简介法学法学(本科,四年,文理兼招)
专业简介:主要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法律职业能力,具有较强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主要课程:宪法学、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劳动法学、环境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以及国际经济法学等主干课程,并开设网络法、科技法、法律文书、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证据学、国家赔偿法、立法法等专业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进入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政府等国家机关,以及仲裁、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从事法律工作,也可从事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公司企业法律顾问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