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走出校园、迈入工地,小编以为这辈子就与学术研讨、学术研究说拜拜了。万万没想到,前两天在广州的一场全国科技盛会,又让小编回到了学生时代。
11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图学学会BIM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BIM学术会议”隆重举行,来自北上广深等城的14家地铁集团及全国城轨交通领域的专家、领导等共余人参会。中铁十二局集团应邀参加、设立展台,所属电气化公司施工的广州地铁4号线南延段广隆站机电安装项目在全城70多个在建地铁车站中被选中,接受与会人员观摩。
会议现场
中国图学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汇集了全国从事工程图学及相关学科的精英和专家。其分支机构BIM专业委员会通过吸纳全国从事BIM研究和应用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大大促进了建设工程信息化进程。自年成功举办全国首次大型BIM学术会议以来,中国图学学会BIM专业委员会的“BIM学术会议”便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BIM学术交流平台,备受注目。此次十二局集团受邀参展,体现了企业在此领域的影响。
展台引来媒体小伙伴们的眼光
BIM技术全称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它依托各项数字信息,建立起仿真三维虚拟建筑物,在施工前按照真实工序进行“碰撞试验”,检测工序是否合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类“隐患”、“突发情况”等,所有情况尽收眼中、尽在掌控。
BIM宣传册,要的请举手。
在管线布设犹如“地下迷宫”般的地铁车站机电安装过程中,应用BIM技术生成三维模型图,能清楚地看到管线的位置和走向,哪里需要预留孔洞,从哪里布设最优化,施工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大大提升。
左图为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制作的冷水机组管道模型图,右图则为实际冷水机组管道,如出一辙,安装效率相比传统施工方法提升40%。
在广州地铁4号线机电安装建设过程中,十二局集团将BIM技术应用做细做透,做到“人有我专”。他们成立BIM研究小组,每日例会研究所有BIM技术与现场衔接的问题,同时检查、督促BIM建模商家和现场实际完成情况,用奖到心坎、罚到心痛的严格考核确保方案的实施;同时不断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交流工作,今年9月,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公司在合肥地铁项目部组织全公司范围的BIM应用技术交流会,进一步提升了业务人员的水平。这些措施让十二局集团广州地铁机电安装在全线的标准更高、外观更美、质量更优、工艺更佳,多次受到建设单位通报表彰。
在“双十一”要买买买,在十二局工地,就要拍拍拍!
在广隆站BIM技术应用展示现场,精湛的工艺、过硬的质量、整洁的现场给观摩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专家们在驻足称赞,十二局集团在广州地铁BIM技术应用不但减少了返工、降低建造成本,缩短工期、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工程质量和工艺水平得到了提高,实现了绿色环保,为广州轨道交通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为广州百姓放心安全乘坐地铁奠定了基础。
地铁机电安装施工现场及右侧样板展示,提示观摩者,依据BIM技术生成的产品数据,以此生产出来的成品是多么的美观。
装修样板展示
艾玛,这反光条乍一看还以为是黄金铺设的!
通过BIM应用技术,借助建模软件、以及现场三维激光扫描仪辅助工具制作出三维模型图后,最终结合模型图安装的风管、临水、临电、临边布置犹如工艺品一样美观整洁大气。
带上VR眼镜,现场工地立即变身已建成的站台效果图,在虚拟三维世界对施工现场进行浏览漫游。
三维激光扫描仪辅助工具进行更加准确的现场结构尺寸测量,生成风管、管线等施工物件的数据,更加准确,便于在车间内加工成品。
借助BIM技术,项目部还在安全管理方面实现了系统化、智能化。他们建立了系统的安全管理处理流程,现场人员发现问题后,可立即拍照或文字描述后通过手机app或电脑传到系统,系统会自动发送通知给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逐级处理并返回处理建议,极大提高了问题处置的效率。
另外,项目部借助无人机安全巡航,对行车走向进行远程监控,带来不一样的空中视觉体验的同时,有效预控了安全风险。
BIM技术虽好,但不是万能的,具体的施工作业还是要靠人工来完成。建设者始终紧绷安全质量过程管理不放松,在作业通道的必经之处,有一堵白癜风早期图片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