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情况」我本科就读于财经类院校的财经类专业,和CS可以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期间修了一个计算机的二专(相当的水,学生划水老师也划水),可以覆盖%左右的内容,所以也不能完全算跨考。我本科期间的成绩还算可以,数学类课程基本都是90+,但专业课成绩与学校性质所赐与保研无缘。后来在目睹了本专业一线工作者的日常并了解到学长学姐的申请结果后,于去年7月决定放弃出国继续读商科类硕士的计划,改道考国内的计算机研究生,也算是了结一下高考的遗憾,最终也得以如愿,上岸了交大学硕。就这样从去年7月开始择校,准备初试、复试,再到最近的毕业论文,一直都没怎么有机会闲下来。这两天毕业论文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难得能够放松一下,于是决定来回顾一下自己的考研之旅,顺便回报一下王道。当然,以下内容仅供参考!「择校」决定考研之后就开始各方面了解学校信息,本着求稳的原则,最终在软微、科软、浙大软院和复旦计专中选择了最后一个(数二且不考计组)。到10月报名的时候感觉今年复旦专硕的竞争应该会很激烈(事实证明确实很激烈),再加上招生简章实锤了专硕没宿舍,于是便考虑改考复旦学硕,并在第一时间开始补习数一和的内容。10月底报名快结束的时候交大放出了统考招生名额,学硕给了5个,和复旦学硕的名额差不多并且远好于交大去年的区区2个名额,最后便决定头铁刚一波交大学硕。从结果来看,今年扩招后交大学硕确实不算难考,其中大概也受了去年惨烈竞争的影响。「政治」文科对我来说一直比较头疼,书完全看不进去。「八月」开始看的徐涛的强化课对我帮助很大,涛涛幽默的讲课方式让每天晚上一小时的政治学习成为了放松的时间,现在想想没买一个正版的网课实在是对不住涛涛。视频课我是1.5倍速看的,大概用了一个月,但最后也没记住多少。当然无论是看书还是视频,第一遍过政治也不要企图能记住什么,你记不住的。「九月初」开始刷选择题,用了肖秀荣的一千题和往年的真题,还包括后期的肖八、肖四。分析题背了肖八、肖四,也看了一部分徐涛的20题。这三本书都是出版后第一时间买来开始背的,并持续到了考前,在这之前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jiaren.com/jbmb/jbmb/18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