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我可能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一只脚已经踩进去够不到底,太深。答应了读高一的外甥,帮他梳理一下高考之后的专业选择以及相关专业的职业选择。当然很高兴,提前会有这样的心思。有人说,“大学专业选择也是一场高考”,今天看了一下,这个比高考难度还要高一点嘛!除了答应的原因,一般答应的事都会做到,要么一开始我就说做不了,还有就是,高考成绩这个东西我帮不了太多,因为这个完全就是拼实力,拼全省排名。所以,在两年之后的专业选择上提供一点小帮助,也是乐意至极??。1在那之前,了解了一下如今的高考情况,发现大体不变,但是与我7年前高考还是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学考、选考、高考,层层递进,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技音体美同步学习,当然学考只考前面的10科,高考除了语数英必考,选考剩余7科中选3,选3和英语两次机会,取高分记入。这些倒是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有个坑倒是不能忽略。那就是选考3门对今后的大学选专业有影响,比如你要是大学想选择“土木类”,不好意思,选3中必须要有“物理”,不然没得读。吐槽一下吧,除了上层次10%的父母会提前发觉孩子的天赋和爱好之类,在孩子中学期间可能就知道自己今后想要从事的职业,绝大多数还是停留在供他吃,供他穿,偶尔关心一下考试成绩的地步。那么父母做了这些够不够,其实很够了,毕竟没有人天生欠着谁什么。那好不好,应该是不好的,在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认知的阶段,让他又做出什么成年人成熟的提前规划呢,何况很多成年人都没有什么规划。那么我们不帮,谁来帮呢?既然对孩子有比较大的期望,那么做的好不是也是应该的吗?要么放下期望,这个很难吧以上的结果也是可以想见的,高考完选择学校还好一点,比较解决完就读省份后,什么样的名次上什么大学基本确定,但是这个被称为“高考”的专业选择就一脸懵逼了,那么大学四年不管擅不擅长,喜不喜欢,一毕业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是一脸懵逼。但也是有人在大学期间想明白了自己的天赋和爱好,比例不会高,因为完全靠自己想,在那一个完全自由的地方,没有考试压力的地方,自律是很珍贵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体会?哈哈,我不好意思说了??读书不容易,父母不容易啊,孩子也不容易啊。但是考试绝对不是目的,从23、24岁毕业开始,有1/3的时间跟职业打交道,有1/3的时间跟生活(包括家庭、朋友、娱乐、爱好等)打交道,还有1/3的时间用来睡觉,所以提前花时间来把专业选择、职业选择规划一下,我怎么算都是一件划算的不得了的事情。2下面来讲讲,这个难度一点也不比高考小的东西。今天应该是短不了了。我看了一下母校的细分专业,哈哈,有必要列一列,一起感受一下。哲学类(1个):哲学理学类(8个):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应用心理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海洋技术、数字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工学类(33个):通信工程、环境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物联网工程、安全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工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生物工程、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工业设计、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电子信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建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网络工程、城乡规划管理学(8个):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工程管理、物流工程、工商管理、工业工程文学(7个):日语、翻译、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医学(4个):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化学艺术学(6个):公共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教育学(2个):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经济学(3个):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能源动力与材料(1个):材料工程技术法学(2个):法学、知识产权列完了。。。3难度是不是不小,当然我要是去了解以上每个细分专业的专业课程、就业去向、社会发展趋势,那就没法玩了,所以要偷个懒了。网络上关于专业、职业选择的书还是比较少的,信息时代,有用的信息获取方便了,无用的信息充斥我们周围也方便了。有些东西我觉得是相通的,或者说有些选择是通用的:原则1:就像就业最好去该行业最最发达的地方,比如北京的政治、互联网,上海的金融、文化,深圳的电子、制造,杭州的数字经济,苏州的高端制造等等,选专业也是一样。如果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天赋和爱好,那么削尖脑袋往中国该专业能力最强的大学钻就好了。如果高考考完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那么选择你能就读学校最好的专业就好了,反正也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万一学着学着就喜欢了,专业也是学校最好的,不是就赚了嘛原则2:尽量不要选择那些名字听着很“时髦”,最近刚出来的专业。比如“物联网工程”等等,我那时候应该是没有这个的。时髦,往往意味着是新兴行业,物联网大概与最近很火的“人工智能”搭的上,还有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等,新兴行业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因为谁也不知道改变社会的是不是这类技术,虽然一定是科技改变社会,但大概率不是你选择的这个。原则3:尽量选择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你的专业发展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因为任何技术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民会不会认同,会不会愿意为你的产品、技术、服务付费原则4:尽量选择已经存在几千年、上百年的专业,今后大概率还是会存在,不会消亡的专业。比如为政府打工、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比如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比如教书育人的春蚕,当然还有其他的,可能认同度没有那么高的,比如房子永远有人买的建筑专业,比如生产提升生活品质的工业产品的机械专业和自动化专业,比如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服务的会计、法学、财务,比如改善人民生活的医药学、食品安全等等。加一句,要是你迫切希望“为人民服务”,那就避开工学类专业,既然你选择工学,也可以安心作为专业化人才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既然是作为原则,那么几年后,十几年后,再来看大概率还是可以用的4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为主,我讲不来,不懂第二产业制造业为主,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制造业占了重要比重。美国开始搞制造业回流也是由于之前制造业大量往外迁的原因,留下高科技、互联网、金融业为主,日本德国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中国走在低端制造往高端制造的路上,最低端往成本更低的越南等迁移。第三产业,国家往前发展,第三产业GDP占比越来越高,容纳的就业人口也会越来越多。其中也有高端服务、低端服务区分,高端永远都是少而精的,大量还是会在低端,几千年都是这样的,我讲不来。还是讲讲我了解的,不懂的就不讲了,要是涉及到一、两个细分专业,也可以突击了解,全部了解性价比没有。比如跟生产工业品有关的,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车辆工程等等,大类基础课程都是一样的,只是细分课程不同,都是工业体系中不能缺少的。当然,从趋势看,工业品的价格是不断下降的,比如汽车、家用电器、手机,但企业的利润不会减少,因为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是不断下降的,意味着成本也是不断下降的。比如跟建筑相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工程管理、材料工程技术等等,虽然中国国情特殊,比如白酒、中药是中国特有,国人对房子的情节也是有几千年历史可追溯的,更何况,跟建筑相关的其他产业,都是互相融合不可拆分的,注定是一个大行业。比如跟经济金融相关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和计算科学、应用心理学、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等。刚好最近在了解银行方面的知识,谈经济金融银行肯定不能绕过去,银行的收入本质就是银行承担经济活动中介作用并承担相应的信用风险,回馈就是净利息收入。当然除了银行,非银金融的保险、证券、信托等等,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我的理解大概是,讲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就是经济学,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就是社会指数增长的重要动力。先这样吧,写一下也是做个记录,不然一些想法过一段时间就会遗忘,虽然有点偏离本订阅号的主旨,讲的凌乱也会有错误,希望对大家有用,或者大家用不上,后辈用的上也是好的??。全文完感谢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jiaren.com/kfff/1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