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选定后如何快速深入学习与研究,并写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论文?
第一个问题,我通常会向导师当年给我的建议一样——根据个人兴趣。科研之路往往是枯燥而孤独的,没有兴趣很难坚持下去。当然,很多人也会考虑社会热点、社会应用等,都没有问题,这里不做解答、评述。我想分享的是第二个问题的经验——如何快速深入自己的研究领域?一、大量阅读,整体了解刚开始,对整个领域缺少基本的认知,最好先从宏观视角整体了解,从基本名词、术语开始了解。读博时,我一开始就找各种英文专业期刊来读,但由于期刊往往只针对一个点,生词又多,内容又生涩,很难读下去更别说读懂了,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打击了积极性。因此一开始打好基本功格外重要。国内学术论文/著作:
可以先广泛阅读国内论文以及专业书,了解国内发展概况,例如:领域内有哪些主要研究单位?有哪些大牛?取得什么进展?……这些书籍、论文通常一两百页,读起来很花时间,而且重复度较高,因此,同一主题选择两、三本就够了。国内期刊:
此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判断哪些期刊对自己的研究有价值。英文论文/期刊:
读英文论文文献还是相对吃力的,我刚开始读一个20多页的文章就花了一天的时间。因为生词多、术语多,要不停的查词典,看翻译,花费很多心力。好处是我掌握了一些专业词汇,一些很严谨的表达方式,但最终的结果就是我连全文大意都没记住。后来,我总结经验给自己的英文文献阅读定了两个方向:
1、获取全文大意:
要读的英文文献太多,篇幅又太长,每篇这么一点点读下去,耗费时间、耗费体力且没必要。这时候选择一款好用的翻译工具很重要,比如我后面会详细讲到的芝麻秘语,多页的PDF文献不到1分钟就翻译好了,轻松方便。2、精读:获取文章大意后就可以轻松判断哪些文章适合精读,然后就是各种模仿,文章结构、格式、表达方式等,一边模仿一边给自己心里暗示——我也能写出这样的结构严谨、术语准确、论据充实的论文。很有用!二、带着目的阅读文献,整理要点
阅读文献是会上瘾的,但是做研究性阅读还是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我为了将3年的学位2年内拿到,阅读目的性就更强一些。研究课题——实验数据——研究方法——结果分析1、我要求自己精读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有用”的,或者直接跟我课题相关,或者能激发我的灵感,这也就是我前面选择翻译工具先快速获取大意的原因,时间紧任务重就要如此。
2、将文献中的数据分析整理是相当重要且有趣的,但是图表数据的翻译、整理也是件体力活,看个人习惯可以选择文献管理工具,也可以整理到云笔记中去。3、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结合原文的方法,有目的的了解整理。4、结果讨论、分析是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不仅要贵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南京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