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MOOC团队精心打造,各位名师专业指导,软件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强势推出,软件学院系列MOOC课程来啦!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软件学院蓝天、吴晓华、吴祖峰、苏生、周瑞老师的《软件工程基础》。
蓝天,博士,副教授,年获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年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赴美国匹兹堡大学联合培养。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辅助诊疗,其他感兴趣领域包括:安全协议及应用、移动互联网安全、移动社交网络等;主持和主研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各级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20多篇学术论文;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2项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获得3项软件著作权;从事软件工程方面的课程教学工作,出版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1本。
吴晓华,博士,副教授,英国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软件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网+,机器学习。科研方面:主要研究机会网络真实场景下的路由算法。基于通信链路的持续时间、节点移动位置、节点间距离分别提出了几种优化的路由算法;并针对机会网络应用中的社会特性,对社区发现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发表了被SCI\EI收录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省部级项目两项;主持中央高校基金一项;主研省产业厅项目一项;主持/主研多项横向项目;科研项目累计经费上百万。教学方面:主持一项校级教改项目;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称号;主研省级教改项目一项;主研省精品课程建设一项;参与编写规划教材一部;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校教学竞赛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
苏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SensorNetwork,SecurityandCommunicationNetworks,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JournalofComputationalInformationSystem,软件学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国内外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广东省省部产学研项目等多个国家与省部级项目。
吴祖峰,博士、副研究员。年获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年获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年获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数据挖掘、社会网络分析等方向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企业横向等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期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管理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1部,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5)、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排名第1),参与校级教改项目多项,主讲计算机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多门。
周瑞,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CCF会员,IEEE会员。毕业于武汉大学和德国弗莱堡大学,分别获得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和德国弗莱堡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年起,在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普适计算、物联网和机器学习。主持主研包括国家级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主持校级教改项目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9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合作出版教材2部,以第一作者在中英文期刊和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预备知识
1程序设计语言
2数据结构
3数据库与算法设计
证书要求
1合格证书的成绩要求:
成绩在60(含)分以上,80分以下
2优秀证书的成绩要求:
成绩在80(含)分以上
课程大纲
第1章软件工程概述
1.1软件的概念和特点1.2软件危机的产生1.3软件工程的概念与知识体系第2章软件过程模型2.1软件过程模型和能力成熟度模型等概念2.2传统模型2.3现代模型第3章需求分析3.1需求分析概述3.2面向过程的分析方法3.3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第4章系统设计4.1系统设计概述4.2面向过程的系统设计4.3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第5章程序实现5.1程序的编写5.2程序的管理第6章质量保证6.1质量保证与软件测试相关概念6.2软件测试策略6.3软件测试技术第7章软件维护7.1软件维护概述7.2应注意的问题7.3模型与技术第8章软件项目管理8.1项目管理定义8.2软件度量8.3项目计划
编辑:孙一淼
出品: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大学有问大有学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