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班专业作品展示:
中国韵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东西,越需要走向世界,越容易被世界接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它有独特的文化和与众不同的蕴含。作为现代的大学生,秉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探索与发扬也别具一番风味。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几千年一脉相承至今,博大精深。这是我们立足的根。俄罗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性格,没有国民风貌,就不是生动活泼的有机体,而是机械的实验标本。”我为我们的文化而自豪。
可是在今天,我们的文化也面临挑战,整个世界的全球文化已经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进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它一方面为各民族文化互相沟通,互相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给强势文化吞噬弱势文化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文化以借口,对国家的文化主形成了挑战。
我们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的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应对这种文化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振兴中华的思想根基。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只有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大范围的团结海内外同胞,求得华夏民族的最大共识,从而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应该成为民族团结的前提。
我们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就是一个“和”字。“和”,和平,和解,和谐,。这种“和”
的哲理,充分体现在道家“无为”思想。儒家的“仁义”思想之中;而最形象生动的表述,就要算“太极图”了——阴阳鱼,两条鱼的内边天衣无缝,外边正圆,黑的鱼眼跑到白的上面去了,白的鱼眼跑到黑的上面去了,揭示了阴阳对立而又互补的原理,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以哲学上讲的三层意思:第一,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第二,两个对立面相互包容,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两个对立面协调吻合,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这三点内涵中,以第三点内涵最为需要。用“太极图”道理去观察世界,可谓芸芸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合则两利。
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开发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于周边地区,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同中原地区的汉族相互交流。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自然地凝聚力,再加上长时间的密切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各民族的交往,团聚和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心理特征。从而今天民族精神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道家的清幽自然,也有儒家的博大慈悲。其中儒家唯物而现实的思想体系最具有代表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它对个人的文明养成,健康成长有很大意义。
民族精神对现实有着需要意义,可是现在在同学们中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所以现在提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十分重要。
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软件工程班专业作品展示:
品味国学经典,践行中国文化
中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世界文化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想,在大学期间,或者说是在我们的人生中,需品味国学经典,以文化来提升自我。培己之根可令其枝叶茂盛,润己之德可明事达理。我们应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强化民族意识;传播国学思想,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厚流光。
摘自《大学》的“明德”;《楚辞》的“求索”,《荀子》的“锲而不舍”,组成了大连交通大学的校训“明德求索,锲而不舍。”这正是我们大学精神文化所在,体现着我校的教育思想核心与文化发展灵魂。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大学的校训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中国校训文化的源泉。
文化是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身份认同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文化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种高度一致和强烈的身份认同不仅为我们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为维护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提供切实的价值基础和“支援意识”。正如又一次的四川地震,在危难之时积聚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巨大力量,从而看到了民族的前途和希望。这也是近代中国屡遭侵略而未立,历经磨难而不死的根本原因。
在培育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的同时,我们也需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明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在《自赞铭》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致。续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儒家精神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之道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古诗十九首》和阮籍《咏怀诗》对人生意义的白癜风注意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