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数字化、教学信息化”----“十三五”高校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先锋样板系列报道
过去这5年,真的不容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以下简称“天软”)从年创办就注定这是一个全中国独一无二的软件学院,学院是一所采用新模式新体制运行的市属普通高等院校,硬件设施一流,教学模式独特,在编人员精简,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口碑一流。但是你要知道,年“天软”只有这个牌子,其他都是这5年来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过去这5年,真的不容易。
但是“天软”能够在过去5年时间内取得这么多的成就,你如果分析“天软”的办学生源,你会更加惊讶他们的成就。他们有多层次的学生,有“专升本”的生源,有天津市市属软件学院的本科生源,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本科生源,有天津周边及外省市的本科生源,给这些院校提供“最后一公里”的应用技能训练,而这部分学生是需要“天软”强大的吸引力,才能够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吸引其他院校对接,如果“天软”本身没有高于其他院校的办学能力,显然其他院校不会将学生向天软输送。但是“天软”又不像其他培训机构一样,“天软”是公益性质的,他们是天津市教委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追求任何经济效益,他们只是为天津市软件行业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支撑与配套。
发展过程中,不靠任何行政命令,按照市场化机制吸引天津市的院校将学生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进驻“天软”----真心不容易。“天软”如果没有给合作院校创造价值的能力,绝对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就。
十三五的发展思考:如何创造差异化价值
“天软”在十二五期间就在思考,只有给天津院校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才能够让天津市的院校甚至省外的院校心甘情愿的将学生送到“天软”进行实践培养。这是天软教学团队持续的理念,在教学领域既要能够与天津市本科合作院校的教学计划对接,同时又能够给这些院校提供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继承性、进阶式的独具特色服务,到底如何做到呢?天软教学团队深深地知道,只有帮助其他院校成功、解决他们办学中的问题、给他们创造真正的价值,这些合作院校才会不断的输送优质生源进入“天软”,“天软”才能够真正完成政府交付的使命。
如何给院校创造价值,解决这些院校他们本身机制困扰的问题?天软教学团队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帮助这些合作院校解决他们最难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场景,动手能力培养是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关键,只要这一步能走好,肯定能够得到合作院校的价值认同。经过多次的考察与论证,一个创新型的大胆改革想法,慢慢的在形成,整个计划分为以下四期完成:
第一期:按照全球最新的工艺标准,建设最热门的1个专业方向全套的项目化教学数字化案例资源,成为其他数字化内容资源建设的参考典范与标准,通过资助全天津市的教师与行业标杆企业共建的方式,形成教师对更多专业课程的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与重建的能力,同时也让这些参与项目的教师深刻的热爱自己生产的数字化资源,一线教师的拥护是取得改革胜利的关键要素,没有之一;
第二期:通过信息化平台,打通与合作院校之间教学内容资源的继承与衔接、“教与学”行为数据的透明。构建基于“私有云”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综合平台”(Offline),将数字化教学内容资源部署在综合实训平台上进行实验课、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4个实践教学场景的课堂教学。通过虚拟实验环境、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资源的高度集成,可以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项目化教学课堂质量,进而提升学生工程应用能力。通过政府资助的方式,在合作院校免费部署“实践教学综合平台”,帮助院校解决实验课教学环节(这个对于大部分院校来说,课时量大、发生频率高、老师授课难度高),这种做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合作院校前3年日常的实验课高质量项目式教学的难题。部署在“天软”的“实践教学综合平台”主要侧重在集中式实训教学环节,在内容上能与部署在各个合作院校的教学内容进行衔接与匹配,天软同时能够对每个学校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集中式实训教学的内容,这样合作院校的学生送到“天软”进行大四学习的时候,知识结构没有断层,学习平台没有差异,教学内容能够衔接,实践教学场景能够互补。这样学习者的体验会非常好。
第三期:对课堂数据能够进行各种分析,甚至能够将学生成绩用行业语言展示给雇主。通过实践教学综合平台记录与抓取的实践教学课堂各类数据,构建“质量监控与评价平台”(Online),进行“教与学”行为的全过程管理、追溯、质量监控与评价分析,向分管校长、院长、系主任、教师提供不同维度的“教与学”分析数据。同时将学生项目完成成绩转化为岗位能力胜任与学生技术能力曲线,发布在“雇主门户平台”(Online)上,直接展示给雇主;
第四期:持续学习与终生自主学习平台的搭建,实现永远的用户粘度。构建“智慧学习门户平台”(Online),对课堂教学内容做线上进阶学习补充,服务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服务。
实现伟大愿景合作伙伴的遴选
在国内要找到能够提供上述一揽子产品与服务,而且能够马上进行产品部署的合作伙伴参与到这个伟大设想的实现上,也着实花了不少时间。“天软”在十二五期间含基建的整体投入超过8亿人民币,其中仅仅实训平台的投入就超过万,国内国外在这个领域的供应商基本上都上门谈过了,在上述的四阶段建设蓝图上,学院最在意的是合作伙伴一定要有理念、有高度、企业有丰富的服务经验与成功案例、有现成自有产品、企业管理层稳定、做事靠谱----尚强科技进入了考察视野,最后被成功选中一起协助“天软”实现十三五的伟大愿景。
项目的启动
双方的合作在12月24日下午2时在D区五楼会议室举行了一期、二期项目的启动仪式,出席本次启动仪式的企业嘉宾有上海尚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强科技”)总经理俞鑫等团队成员,院方嘉宾有院长助理张建勇、教学与实训部部长刘军利、教学实训中心主任陈明琴以及学院相关教师。双方团队成员对本次项目的投入与项目整体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与沟通,希望用本次改革能够为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十三五期间在人才培养领域一个核心内涵建设内容,能够通过这个改革,大幅度提升合作院校对于“天软”的价值认同,通过优质生源的服务,为天津市软件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配套。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是由天津市教委、天津市科委与天津滨海高新区两委一区合作共建的天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整合各高等院校软件人才培养教育资源形成“高校联盟”,联合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形成“企业联盟”,搭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工程实践平台,创新学校办学模式和办学思路,着力“多高校、多企业、多层次”互动融合,建设“共享资源、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四大平台,以新成果、新课程和新项目为主要内容开展教学和实习实训,使入驻的各高校学生共享高校之间、企业之间的优秀教师和优质课程,实际参与软件研发项目,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实用性、国际化软件人才,实现软件领域产业链、技术链、学科链和人才链的无缝对接。
学院以培养多层次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适用性人才为主要任务。学院拥有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的软硬件环境,1万余座位的多媒体教室、工位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区、工位的研发创新实验室、建成万兆高速环状校园网,实现了全校无线覆盖。有线网络已经覆盖个以上终端,并有效集成网管、计费、认证、安全等多种功能,实现了“学习环境企业化,生活环境校园化”,构建了从工程实践到创新创业的软件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上海尚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CSG,CampusSolutionGroup”,创办于年,是面向本科、高职院校提供数字化教学内容资源、教育信息化服务的专业公司。公司将软件技术创新应用到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育服务产品开发中,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公司结合最新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运用信息化手段,融合业界领先的教学内容资源,成功助力超过百所院校进行实践课堂颠覆式革新与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公司生产了数万小时软件信息类数字化、立体化的教学内容资源,并且成功应用到国内数百所大学老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应用场景中。公司是中国最具潜力、应用案例最多的实践教学课堂、创新培养模式改革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样板院校故事-
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