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总图专业需求为基础,运用BIM技术可以解决水运工程总图专业设计中涉及水域、陆域总体布置、场地挖填分析(见上期内容)以及管网综合等方面相关问题。
(1)水域、陆域布置
可以实现水运工程项目水域、陆域范围内三维场地模型的创建,完成水域、陆域总体布置工作以及相关信息的统计查询,同时基于三维场地模型并通过相关设置,输出满足专业需要及标准化要求的二维图纸和工程量。对于港口工程主要内容包括:码头平面及高程布置(如码头轴线、泊位长度的确定以及码头前沿底高程等),港内停泊水域、制动水域、回旋水域布置,以及进港航道和锚地布置等。水域、陆域范围内三维地质模型可直接通过前期地勘资料导入,并读取对应的地质信息加以利用。(2)管网综合根据总图及各管网专业规范要求及相关布置原则,可实现管网综合设计功能,遵循行业规定的管线排布要求,自动进行碰撞检查(包括管线之间、管线与结构之间的硬碰撞和不满足安全净距要求的软碰撞),避免管线布置冲突。可以辅助总图专业更为便捷、高效的完成协调、综合各配套专业管线布置的工作,使管网设计成果更为符合规范要求,节省用地,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管线专业设计要求。水工结构水工结构图纸是水运工程设计的主要成果,每个项目中水工设计图纸的种类繁多,人工劳动量大,存在设计效率不高的问题。由于传统设计方法中图形和设计参数的分离,多图纸间的数据对应关系极易出错;同时,传统设计方法中存在人为先验性经验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的难度。BIM技术基于三维结构设计理念,可以实现结构工程各专业设计一体化全过程,能够避免较多的重复设计工作,并实现相关专业数据成果共享,从而极大的提高设计人员工作效率和减少工作误差。某防波堤堤头处理运用BIM技术,可以完成水工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协同设计。通过与总图专业的集成完成对水工结构的平面布置和高程设计,与地质模型集成完成结构基槽挖泥和护岸放坡的设计,与工艺、电气、给排水等专业集成完成预埋件基础结构设计、轨道梁布置设计、以及预留管沟和孔洞设计等。BIM协同工作方式三维水工结构总图建立完成之后,由三维模型生成二维图纸,抽取二维平、立、剖面及任意视角的局部大样图;并且可以根据所采用的不同构件类型使用不同的线宽、线形以及填充方式在剖面中进行表达,具有二三维同步一体的工作模式、三维模型和二维图纸智能联动。可以从三维模型中提取相关模型的材料信息,自动生成工程量报表。报表内容可以自己定制,构件类型、体积、面积、材料等级和施工工艺都可以被获得并报告。所提取的材料报告可以直接用Excel打开并进行编辑,也可以二次开发直接按照项目要求生成统一格式的工程量表格。
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白癜风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