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5月20号是个特殊的日子
我们放弃了浪费or苦逼的
奔向了自我提升的国考
没想到,数学老师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
这个玩笑有多大呢?
你们感受下
笑着活下去
即使是这样,我们明年还是要去考试的
不扯了
计算机国考真题及大部分答案
~拿去~
答案来自孟女神跟庞男神
第一部分数学基础课程
(共40分)
一、(共4分)用逻辑符号表达下列语句(论域为包含一切事物的集合)
1、(2分)集合A的任一元素的元素都是A的元素
2、(2分)天下没有长相完全一样的两个人(要求写出两种形式,一种用全称量词,一种用存在量词)
二、填空(1-2题每空1分,3-6题每空2分,共16分)
1、设A={?,{?}},计算?-A=____?______,A-P(?)=_______?__________,P(A)-{?}=_{{?},{{?}},{?,{?}}}_,P(A)⊕A=_{{{?}},{?,{?}}}_.(其中P(A)表示A的幂集)
2、按照无穷公理表示的自然数以及连续统假设,用最简洁的形式写出下列计算结果,其中N表示自然数集合,R表示实数集合。
∩30=__________,∩{18,27}=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3、将函数f(x)=(??+??+????+????+?)2(????+????+????+?)3展开后??????系数是________
4、如果平面图和它对偶图是同构的,则称此平面图是自对偶的。若G是有n个顶点,m条边的自对偶图,求n和m满足关系式是___m=2n-2____(此关系不含有n和m以外的其他变量)
5、设图G是共有10个顶点边数最多的三部图,则G有____33_________条边。
6、有六对夫妇坐在一个圆桌旁,其中通过转圈得到的坐法视为相同的坐法,????表示i对夫妇坐一起,则同时满足????,????和????的坐法有_8*8!___种。
三、计算题(要求写出详细运算步骤,共3分)
1、有个学生参加考试,共有A、B、C三道题。已知三道题都做对的有12个学生,作对A、B都有20个学生,做对A、C的有16个学生,做对B、C都有28个学生,做对A的有48个学生,做对B的有56个学僧,有16个学生一道题也没有做对,试求仅做对C的学生有多少个?
答:设做对题A的人数为
A
,做对题B的人数为
B
,做对题C的人数为
C
根据容斥原理有(N为全集)
四、解答题(共6分)
1、(3分)4名同学同时参加英语和德语面试,要求每门科目只能同时面试1人,2门科目面试时间先后顺序认为是不同的,试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面试次序?
答:4!*D4=24*9=
2、(3分)求满足递推关系????=5????????6???????中????的表达式,其中初始条件????=1,????=-2
答:题目给出????=5????????6?????2,得出特征方程为
X2-5X+6=0,既(X-2)(X-3)=0
得出X1=2,X2=3
所以hn=C1*2^n+C2*3^n
将h0=1,h1=-2带入上式中得
C1+C2=1
2C1+3C2=-2
解得C1=5,C2=-4
所以hn=5*2^n-4*3^n
五、证明题(11分)
1、(3分)对非空集合A上的关系R,若R是非自反和传递的,证明R是反对称的。
证明:
构造关系R{(1,2),(2,2)}
对应的关系图为
从关系图中可知,R是非自反的,因为顶点1没有环,顶点2有环。
关系R又是传递的,既(1,2),(2,2)=(1,2)
但是显然,关系R不是对称的,因为关系图中只有单向边。
所以,若R是非自反的和传递的,R是反对称的。
2、(8分)设????是n个顶点的完全图,用红、蓝两种颜色给????的边任意着色。
1)证明????中至少存在一个顶点v,使得v关联红边个数不是3。
2)证明必有蓝色的????或红色的????。
答:
证明:
根据Ramsey定理,同时满足1),2)条件的最小的n=9,不妨这两题都取n=9,设9个顶点为v1,v2,v3,v4,v5,v6,v7,v8,v9
1)对9个顶点的完全图的边用红,蓝亮色任意着色,其结果必不可能使所有的顶点与之关联的边中都正好有3条边着红色或者蓝色。这是因为如若不然,既每个顶点正好三条边着红色,3*9=27,是奇数,是不可能的。因为每条红色的边都在两断点各计算一次,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偶数,这就证明了9个顶点中至少存在一个顶点,该顶点的8条边中着红色的边数不是3.
2)假设顶点v9的8条边中,着红色的边数多于3,至少有4条,设这四条边为v1v9,v2v9,v3v9,v4v9.只要在v1,v2,v3,v4中任意两点的连线着红色,设ViVj为红色边,则ViVjV9为红色边的三角形,其中i≠j,否则v1,v2,v3,v4是蓝色的边的完全四边形(见下图)
若v9的8条边中着红色的边数少于3条,最多不超过2条,则v9的蓝色边数至少有6条,设为v1v9,v2v9,v3v9,v4v9,v5v9,v6v9,由v1,v2,v3,v4,v5,v6,这6个顶点构成的完全图必有两个同色的三角形,若一个同色三角形是红色三角形,则满足问题的结论。如若是蓝色三角形,ViVjVk,则V9ViVjVk便是蓝色的完全四边形(见下图)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课程
I.计算机体系结构
答案无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有如下三种并行存储器:
A.并行访问存储器(增加存储器宽度,在一个存储周期内可读写多个数据)
B.高位交叉存储器(用地址码的高位区分不同存储体)
C.地位交叉存储器(用地址码的低位区分不同存储体,并采用流水线的方式分时访问多个存储体)
对于下面5种情况,选择对应的A或B或C分别填入括号内
1.控制逻辑最简单的是()
2.主要用来增加存储器容量,访问存储器速度基本不变的是()
3.既增加存储器容量,又提高访问速度,且访问冲突比较小的是()
4.用4个8M×8b的存储芯片组成8M×32b的存储器,采用的是()
5.在笔记本计算机中新增加一个内存条,实际采用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对于四种软件兼容方法:向后(过去)兼容,向前(未来)兼容,向上(功能)兼容和向下(功能)兼容。在同一系列计算机内设计一种新型机,为了保证软件兼容,
(1)兼容必须做到;兼容尽量做到。
(2)兼容和兼容可以不考虑。
(3)在新设计的机型中增加一组字符处理指令,属于兼容。
2.某计算机有字节多路通道、数组多路通道和选择通道等三种三种通道工作方式。
(1)打印机打印通常采用通道。
(2)只连接一个磁盘存储器通常采用通道。
(3)使用硬件最多的是通道。
(4)使用硬件最少的是通道。
(5)多个磁盘同时工作时通常采用通道。
三、计算题(共15分)
1.(共8分)一条指令流水线由取X令、执行和写结果三个流水线组成,连续向该指令流水线输入10条指令,其中开头4条指令的执行流水段延迟2ms,其他所有流水段的延迟时间均为1ms,而且4条指令之间有写读数据XX,执行操作的输出X与输入X之间有直接数据通路。
(1)(2分)计算执行完成这10条指令所用的最短时间。
(2)(6分)计算该指令流水线的吞吐量,加速比和效率。
2.(共7分)一台模型计算机共有5条指令,这5种指令在程序中的使用X度分别为70%,20%,5%,3%和2%。
(1)(4分)采用哈夫曼(Huffman)编码方式,设计这5种指令的操作码编码,并计算操作码的平均长度。
(2)(3分)采用1-3扩展编码方式,设计这5种指令的操作码编码,并计算操作码的平均长度。
II.计算机网络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以太网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来确定碰撞后重传的时间,当第四次发生碰撞后,节点随机从0~24-1(或0~15)中间选择一个值。
2.若主机A通过一个TCP链接向主机B连续发送两个相邻的TCP报文段,第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第二个序号为,那么第一个报文段中有字节数据。
3.一台主机的IPv4地址为16.29.4.3,子网掩码为..0.0,该主机所在网络共有32个不同子网,该主机子网地址为16.24.0.0,子网掩码对应的网络前缀有13位。
解析:
29=
=111025=32
0000=24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当以太网交换机收到一个帧时,若帧的目的地址在转发表中找不到对应的表项,交换机将()
A.丢弃B.洪泛C转发给网关D.转发给其他主机
解析:B
2.四个地址块.18..0/24,.18..0/24,.18..0/24,.18..0/24,如果进行路由汇聚,覆盖这4个地址块的是()
A..18..0/23B..18..0/22C..18..0/22D.18..0/21
解析:D
=.18..0/21
3.一个使用选择性重传协议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如果采用了6位的帧序号,那么可以使用的最大发送窗口是()
A.31B.32C.63D.64
解析:B2???1=32
4.关于IPv6的叙述,错误的是()
A.IPv6数据报取消了选项字段,采用扩展首部实现选项功能
B.IPv6数据报只能在源点进行分片,路由器不进行分片操作
C.IPv6的本地链路单播地址可以和互联网上的其他主机进行通信
D.IPv6支持按流标号进行资源预分配
解析:C。
A:IPv6取消了选项字段,而用扩展首部来实现选项功能。
B:IPv6把分片限制为由源节点来完成。源点可以采用保证的最小MTU或者在发送数据前完成路径最大传送单元发现(PathMTUDiscovery),以确定该路径到终点的最小MTU。当需要分片时源点在发送数据报前先把数据报分片,保证每个数据报片都小于此路径的MTU。因此分片是端到端的,路径途中的路由器不允许进行分片。
C:本地链路单播地址(Link-LocalUnicastAddress)有些组织的网络使用TCP/IP协议,但并没有连接到因特网上。连接在这样的网络上的主机都可以使用这种本地地址进行通信,但不能和因特网上的其它主机通信。
D:IPv6流标号(flowlabel)占20位。支持资源的预分配。IPv6支持实时视像等要求,保证一定的带宽和时延的应用。
注:
IPv6数据报由两大部分组成:
(1)基本首部(baseheader)
(2)有效载荷(payload)。有效载荷也称为净负荷。有效载荷允许有零个或多个扩展首部(extensionheader),再后面是数据部分。
IPv6数据报的基本首部:
(1)IPv6将首部长度变为固定的40字节,称为基本首部。
(2)把首部中不必要的功能取消了,使得IPv6首部的字段数减少到只有8个。
(3)IPv6对首部中的某些字段进行了如下的更改:
a.取消了首部长度字段,因为首部长度是固定的40字节;
b.取消了服务类型字段;
c.取消了总长度字段,改用有效载荷长度字段;
d.把TTL字段改称为跳数限制字段;
e.取消了协议字段,改用下一个首部字段;
f.取消了检验和字段;
g.取消了选项字段,而用扩展首部来实现选项功能。
首部中各字段的作用如下:
1)版本(version)占4位,指明协议版本,IPv6该字段为6。
2)通信量类(trafficclass)占8位,区别不同的IPv6数据报的类别或优先级。
3)流标号(flowlabel)占20位。IPv6的一个新的机制是支持资源预分配,并且运行路由器把每一个数据报与一个给定的资源分配相联系。所谓“流”就是互联网上从特定源点到特定终点(单播或多播)的一系列数据报(如实时音频或视频传输),而这个“流”所经过的路径上的路由器都保证指明的服务质量。所有属于同一个流的数据报都具有同样的流标号。因此流标号对于实时音频/视频1)数据的传送特别有用。对于传统的电子邮件或非实时数据。流标号没有用处,置为0即可。
4)有效载荷长度(payloadlength)占16位,指明IPv6数据报除基本首部以外的字节数(所有扩展首部都算在有效载荷之内)。
5)下一个首部占8位,相当于IPv4的协议字段或可选字段。当IPv6数据报没有扩展首部时,下一个首部字段的作用和IPv4的协议字段一样,它的值指出了基本首部后面的数据应交付给IP上面的哪一个高层协议(如6表示TCP,17表示UDP)。当出现扩展首部时,下一个首部字段的值就标识后面第一个扩展首部的类型。
6)跳数限制(hoplimit)占8位。用来防止数据报在网络中无限期地存在。源点在每个数据报发出时即设定某个跳数限制,每个路由器在转发数据报时,要先将跳数限制字段中的值减1。当跳数限制的值为零时,就要丢弃这个数据报。
7)源地址占位。是数据报的发送端的IP地址。
8)目的地址占位,是数据报的接收端的IP地址。
5.域名解析两种方式分别是()
A.直接解析和间接解析B.直接解析和递归解析C.间接解析和迭代解析D.迭代解析和递归解析
解析: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4分)
1.时延带宽积
答:时延带宽积是传播时延与信道带宽的乘积。时延带宽积表示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达到终点时,发送端己经发出了多少个比特。因此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2.虚拟局域网
答: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城网”,是一组逻辑上的设备和用户,这些设备和用户并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据功能、部门及应用等因素将它们组织起来,相互之间的通信就好像它们在同一个网段中一样。
四、问答和计算题(共15分)
(计算中记:1G≈;1M≈;1K≈)
1.(共4分)主机A通过一条带宽为Mbps的网络链路向主机B传输数据帧,假设每帧携带的数据是1K字节,链路单向时延为50ms,若设计一个滑动窗口协议,使得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大小相同:
(1)窗口大小是多少?
(2)最少需要多少位作为序号?
答:传输延时:0?8?=0.08ms往返传播延时:50ms*2=ms
(1)设窗口大小为x则0.08?x0.08+=%得窗口大小x=
(2)设序号位数为n则2???1=2??=≤2??≤所以至少需要11位做序号
2.(共5分)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部分长度是字节,通过以太网来传输UDP数据报,若UDP头部为8字节,IP分组头部为20字节,以太网MTU为字节。
(1)能分几个IP分片?
(2)最后一个IP分片的长度是多少?片偏移字段值是多少?
答:
UDP数据报长度:+8=字节
MTU为字节=IP头部20字节+IP数据部分字节
(1)=*5+,所以共需要6个IP分片
(2)=*5+,最后一个IP分片的数据长度是
因为分片偏移量根据网络的MTU大小设置,且必须为8的整数倍;/8=。
6个片偏移值分别为0,,,,,
故最后一个片偏移字段的值为。
3.(共5分)设TCP的慢启动窗口大小从1开始,拥塞窗口阈值初始为16(报文段),当拥塞窗口上升到20时发生超时,TCP开始慢启动和拥塞避免。
(1)简要说明该过程中经过的拥塞控制阶段。
(2)第15轮次传输时,拥塞窗口大小为多少?
(3)在哪个传输轮次中发送第35个报文段?
答:
(1)开始慢启动,拥塞窗口达到慢开始阈值前,呈指数增长;达到阈值16后,开始拥塞避免每一轮加1;直到达到20发生拥塞,慢开始阈值变为8,拥塞窗口慢启动从1开始增长;再次达到阈值8后,开始拥塞避免每一轮加1。
(2)建立连接后,第1轮到第15轮次的拥塞窗口cwnd大小如下表所示(横屏看):
传输轮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拥塞窗口大小
1
2
4
8
16
17
18
19
20
1
2
4
8
9
10
故第15轮次传输时,拥塞窗口大小为:10
(3)如上表,前5次传输轮次发送报文段个数共有:1+2+4+8+16=31个,第6次共发送16个报文段,故第6个传输轮次中才发送第35个报文段。
III.软件工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E-R图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
A.数据,对象,实体B.控制,联系,对象C.实体,联系,属性D.实体,属性,操作
解析:C。E-R图主要是由实体、属性和联系三个要素构成的
2.正式技术评审的目标是()
A.发现软件中的错误B.评价程序员的工作效率C.发现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D.记录程序员给出的情况与绩效挂钩
解析:C。正式技术评审的目的:(1)发现软件在功能、逻辑、实现上的错误;(2)验证软件符合它的需求规格;(3)确认软件符合预先定义的开发规范和标准;(4)保证软件在统一的模式下进行开发;(5)便于项目管理。
3.在UML中,()关系描述了两个对象类之间的一般化/特殊化关系,它可以使子对象类共享父对象类的属性和方法。
A.依赖B.泛化C.关联D.实现
解析:B
4.某模块内有两个处理A和B,分别对数据区X写数据和读数据,则该模块的内聚类型属于()
A.逻辑内聚B.过程内聚C.通信内聚D.内容内聚
解析:C。通信内聚:模块内各个组成部分都使用相同的数据或产生相同的数据结构。
4.关于增量开发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必等到整个系统开发完成就可以使用
B.可以使用较早开发的增量构件来构建稍后开发的增量构件
C.优先级最高的服务先交付,这样最重要的服务能接受最多的测试
D.有利于较好的模块划分
解析:D。来源:年5月软件设计师考试第29题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如果正确,用“√”表示,否则,用“×”表示)
1.软件的开发成本不但要考虑开发的人力消耗,还要考虑期间的其他经常性消耗。()
解析:√。直接成本、人力成本、非人力成本等都要考虑。
2.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用两个标准来衡量,这两个标准分别是模块的内聚度和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他们属于定性的标准。()
解析:√。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来衡量,这两个标准是内聚和耦合
3.描述一个模块内的处理流程时,一种改进的方法是使用N-S图(盒图),与最常用的程序流程图相比,它的优点是完全避免了GOTO转移,彻底遵循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
解析:×。程序流程图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工具的一种,它也限制使用goto语句。
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包括: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goto语句。
主张使用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来嵌套连结成具有复杂层次的“结构化程序”,严格控制GOTO语句的使用。
为了提高程序的清晰性和可靠性,结构化程序设计中限制使用goto语句。结构化程序设计常用三种工具:图形、表格和语言。
图形: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表格:判定表语言:过程设计语言(PDL)
4.描述一个模块内的处理流程时,一种改进的方法是使用PAD图,与最常用的程序流程图相比,它的优点是完全避免了GOTO转移,彻底遵循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
解析:×。同上
5.在描述系统功能时常使用用例图建模,但也需要辅之以规格说明,即用例实现的场景。场景从用户角度描述每一个功能处理的事件序列。()
解析:×。场景从用户角度描述每一个功能处理的事件如何执行。
注:业务用例、业务用例场景与业务用例实现之间的关系
所谓的业务用例场景即为了实现业务用例所采取的不同的实现方式或做法,因此一个业务用例才有多个业务用例场景的出现。而业务用例场景和业务用例实现的关系通常为一个业务用例场景对应一个业务用例实现。业务用例场景规定了业务如何执行,而业务用例实现则描述如何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这个业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供大家参考:假如用户想缴纳手机话费,我们可以吧缴纳手机话费当做一个业务用例,众所周知,缴纳话费可以去营业厅中缴纳,也可以网上缴费(如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