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诺号的木星图像都是照骗若真正靠近木星,

白癜风哪些药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4077422397569248&wfr=spider&for=pc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年8月5日,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点火升空,飞往数亿公里以外的那个神秘的世界——木星。

年7月5日,NASA宣布朱诺号探测器正式进入木星轨道,展开对木星的探索,并于年8月27日进行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从那时开始,朱诺号就不断地传回木星的数据,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来见识这颗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整容”的木星

在朱诺号之前,我们看到的木星都是这样的:

而朱诺号传回的木星照片,都是这样的:

4月12日,朱诺号传回了一张新的木星照片,并一度上了热搜,引得网友惊呼像梵高的名画《星空》,还有人感慨说:“终于知道梵高的灵感来自于哪里了。”

我们前几天分享这张图片的时候,有粉丝给我评论说:还是喜欢这样的木星,以前的颜色太单调。

是啊,为啥从朱诺号开始,木星就“整容”了呢?难道朱诺号有美颜相机?

实际上,比美颜相机还严重,因为它不仅需要美颜,还需要修图……

“拍照一分钟,修图两小时”

以这张照片为例,其实它拍摄于4月10日,当时朱诺号位于木星上空公里的位置。这个位置已经非常接近木星了,考虑到木星强大的磁场和恐怖的气旋,朱诺号几乎已经是行走在危险的边缘了。在这样如履薄冰的情况下,它拍摄到了这张照片。

(朱诺号与木星合影的合成图)

照片传回地面后,首先由NASA软件工程师凯文-吉尔(KevinGill)根据原始图像进行处理。接下来,太空爱好者迈克尔-加拉宁(MichaelGalanin)进行了图像色彩的增强处理,最终才合成这张照片,公布于世。

我们都知道,照片里的你和实际的你,其实是不一样的。因为你在拍照的时候不仅会摆好pose和表情,还会开美颜、加滤镜,拍摄多张照片,进行筛选(据说女人平均拍4张照片才能得到1张),如果必要的话,还得修个图。所以,照片里的你可能是这样的:

这样的:

但实际上是这样的:

我们看到的天文图片,其实也是这样的,虽然没有这么夸张,或者说夸张的风格不同。

以木星为例,如果你能够乘坐宇宙飞船靠近它,那么你看到的不是这样的:

也不是这样的:

而以前那些木星的图片,你还是有可能看到的:

就像我们说的,朱诺号发回来的照片,都要经过扭曲、亮度和颜色的校正。校正之后还不算完,NASA会把图片数据传到网络社区上,由业余人员进行图像处理。图像的处理结果因人而异,有的人会修得特别夸张,也有很多人比较注重细节,只是通过增强色彩等手段来修图。速度快的时候,几个小时就有处理后的图片,慢一点的几天能出图。比如4月10日传上去的图片,在12日最终公诸于世。

那么,这样的修图到底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就是为了照“骗”好看吗?

天文学的照“骗”

当然不是。

NASA要求:每一位图像处理者在发布修过的图片时,还要附带上处理图像的说明。一般来说,他们所采纳的图像,都是那种通过色彩增强效果突出木星表面气候特征的,比如风暴或者气流等等。

正如《大西洋报》的MarinaKoren报道的那样,朱诺号探测器上的JunoCam成像仪是负责拍摄照片,不负责修图。尽管天文学家们可以通过原始图片获取大量关于木星的信息,但是对于公众来说,这种色彩增强后的图片更便于大家理解。因此,天文学家们从来不反对大家对木星照片进行修饰。领导JunoCam团队的行星科学家CandyHansen就明确表示过:“我们不会对人工色彩嗤之以鼻,我们喜欢人工色彩。”

因此,这些色彩增强的图片,更多的是用于科普,让公众更了解、也更热爱天文。不过,对于天文学家来说,他们需要从照片里获得的信息,远远不止这些。

照”骗“的意义

我们重新贴上4月12日这张照片(这次是横过来的)。

这张照片里显示的,是木星北半球的图像。这片区域被称为折叠的丝状区域,是正在肆虐的强烈风暴,持续不断地拉扯、翻折木星表面的云层。这种折叠的丝状区域在木星的两个极区都有分布,它们往往是杂乱无序、极度混乱的,一直延伸到两个极点。

虽然旅行者号、卡西尼号和哈勃等空间探测器都曾经观测过木星,但是没有一个可以达到朱诺号这样让我们如此详细地去了解这些风暴。朱诺号传回的数据告诉我们:这样的风暴不仅在广度上非常惊人,而且还有令人震惊的深度。在不断的翻涌过程中,它们甚至可以延伸到木星云顶以下公里的位置。

(朱诺号探测器拍摄的木星南极照片,色彩斑斓的云带非常引人注目)

朱诺号的未来

朱诺号所剩下的寿命已经不长了,根据NASA对于其能源等方面的检查,大概它还有不到10次近距离接触木星的机会。除非NASA对它的控制得当,能够延长它的寿命,否则最后一次大约在年7月10日。

届时,朱诺号探测器会像之前探测土星的卡西尼号探测器、或者自己的前辈伽利略号探测器一样,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坠入木星云层深处,在信号永远沉寂之前,尽可能多地传输数据,让我们了解木星的云层之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世界。朱诺号具体将要坠毁在哪里我们还不知道,不过我希望是大红斑。

大红斑是木星表面、也是太阳系迄今为止发现到最强烈的行星表面风暴,最宽的时候直径达到-公里,足以并排方向4个地球。但是,近些年来科学家发现,肆虐了至少年的木星大红斑如今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程度缩小,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变化范围。

(朱诺号探测器拍摄到的木星大红斑照片)

关于大红斑的真实身份,天文学家始终一头雾水,找不到答案。这个恐怖的气旋为何能够肆虐数百年时间,同样也悬而未决。我们只知道,这里隐藏着木星大量的秘密,甚至有人怀疑它直接连通着近公里以下的木星核心区域。

不过,即使是朱诺号探测器坠入这里,也不可能坚持到那么深。年的时候,伽利略号探测器以17万公里的时速坠入木星大气,最终在云顶下仅仅公里的位置就彻底报废,不知道朱诺号探测器是否能坚持得更久。不过话说回来,为了能够了解更多的信息,或许科学家也不会选择让它坠毁在大红斑这样恐怖的环境中。

随着朱诺号探测器的坠毁,人类也将开启新一轮的木星探索之旅。据说我国也正在准备太阳系其他天体的探索计划,我国的火星车将于今年发射,相信木星的探索也不会太远。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zjiaren.com/zyjs/zyjs/171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