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

品牌广东|发现广东最美

一个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个领跑全球制造业多年,当中国代表与德国代表正襟危坐,桌子两边传来了关于工业发展的对话。

一说到“中国制造”,很多人便立即想到“德国工业4.0”。

年4月,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而中国于去年3月提出了“中国制造”战略。

作为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的重头戏,两国代表在顺德新落成的潭洲国际会展中心搭台,建立新的“朋友圈”,同时也为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寻找出路。

涌进几万人的会展中心飘着音乐、广告语、人们的笑声,但中德对话的话筒音最为有力,人们戴着同声传译的耳机,期待一场足够震撼的思维碰撞。

广东企业该向德国学什么?

年德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推出了“工业4.0”战略。

“工业4.0”也被人们称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生产系统及过程中形成“智能工厂”,在生产物流管理上实现“智能生产”,整合物流资源上实现“智能物流”。

去年,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主要由于中国人口红利的流失,随着劳动力价格要素的上升,人口结构的变化,低质、低价的“中国制造”形态需要向中高端转型。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中国计划到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到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而新中国成立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就在这个当口,“中国制造”开始与“德国工业4.0”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对着台下的中德观众说:“我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广东佛山如何规划落实好‘中国制造’,如何向‘德国工业4.0’学习,如果与德国等制造业先进国家进行互惠互利的合作,对佛山的整个发展都至关重要。”

据国家统计局年数据,中国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前茅,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占比达到20.8%,是个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由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在基础零部件、材料、工艺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仍面临着质量的问题,发达国家早在“工业2.0”时代已经解决了,因此中国还不能算是“制造强国”。

周济表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新常态下,形成经济发展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我国实施“中国制造”,与德国工业4.0的实质发展恰好形成了历史性的交汇,共同推动新一轮的工业发展。

“两国专家有机会坐到一起,通过面对面的合作,共同探讨合作模式,意义重大。”

大、全、快、重

在中德智能制造联盟秘书长、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王鹏眼里,“大、全、快、重”四个字就能概括中国制造的特征。

“我们的‘大’体现在很多产品产量大和所占第一的门类比较多,我们有多种产品在全世界是第一,同时有很多产品在全球份额超过一半”,王鹏分析道。

其次是“全”。

根据上半年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工业如今在竞争中的优势已更多地体现在拥有完整的供应链条上。

中国是世界上首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大类、中类、小类的国家。

中国制造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快”。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业增速最快;其中又以重化工为“重”。

今年以来经济下滑压力大,全世界都在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jiaren.com/jbmb/4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