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要梳理高校圈最近有哪些热词,“新工科”多半会入围。
“新工科”概念正式进入公众视野,要追溯到在近1年半前的年2月18日。当时,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达成“复旦共识”。
此后,又陆续形成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各地各高校的新工科探索实践也随之如火如荼,渐成燎原之势。
那么,什么是新工科?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的话来讲,新工科有两层含义:
一是“新的工科”,就是老工科专业里没有的专业;二是“工科的新要求”,即在原有工科中,要渗透新的说法、标准和理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就在眼前,新工科就是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应对之举之一。经过若干年的新工科探索、实践,决策层希望,我国工程教育能够率先进入高等工程教育世界“第一方阵”。
未来愿景已经勾勒出来,当下又有什么进展呢?今天,一读EDU将为你梳理、分析近1年多以来国内高校有关新工科的探索、实践进展。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来源:人民网)
01项目为基,研究与实践并行
新工科建设非常显著的特点是让高校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而这个精神的载体,就是高校自主申报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复旦共识”首次提出了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设想,两个月后,“天大行动”进一步明确了这一建设方向,而到了形成“北京指南“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也终经与会专家审议并原则通过。
可以说,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成了一条贯穿新工科建设“三部曲”(“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始终的重要线索。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工作会议现场(来源:人民网)
按项目总数分析
最终,有哪些高校成功获得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而获取了探索、实践新工科的便利呢?
年3月21日,教育部正式发布《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公示名单》,拟认定个项目为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这些项目分散在所高校(机构),显示出较广的覆盖面,其中,天津大学拟被认定项目数量最多(9个),浙江大学以8个项目排在第2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则并列第3名。
拟被认定项目数最多的13所高校中,大部分均为国内工科强校,但也有少数综合类大学表现不俗,如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上面数据可看出,新工科两大重要节点“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所涉及的两所高校——复旦大学与天津大学均取得不俗成绩。
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拟被认定项目数量最多的高校排名
(来源:一读EDU编辑部)
按项目类型分析
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和实践项目分为综合改革类项目和专业改革类项目,前者立足于综合改革,而后者则针对具体专业改革。
再细分的话,又可将这两类项目分成29个项目群。
其中,在综合改革类项目下,地方高校二组、一组项目群拟被认定项目数量是最多的。新工科理论研究及国际化项目、工科专业更新改造、协同育人与实践教育改革这三个项目群的项目数量也比较多。
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群的项目数量排名
(来源:一读EDU编辑部)
在专业改革类项目下,电子信息和仪器、计算机和软件工程、机械等项目群的拟被认定项目数量位列前3名。
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群项目数量排名
(来源:一读EDU编辑部)
每个项目群下,拟被认定项目数最多的高校如下图所示。
各项目群中,拟被认定项目数量最多的高校清单
(来源:一读EDU编辑部)
从图中数据不难看出,项目群下表现最好的高校往往在于项目群相关的学科方面已有相当优势,如水利海洋类项目群下,拟被认定项目数最多的是河海大学。
类似的,矿业类项目群是中国矿业大学,农林类项目群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医药类项目群为中国药科大学等。
02新兴专业,如雨后春笋
新工科建设正式提出一年多以来,多个新兴专业涌现,其中,尤以时下最火热的“大数据”、“人工智能”颇受